早期生活面貌

  通德學校第一任校長張史文,張校長是戰前大埔官立漢文師範學堂的畢業生,1938年畢業,擔任通德校長直至1978年。第二任校長鄭群,任期由1978-1986鄭群校長當年也是創校委員會的成員之一﹔第三任校長鄭偉興,是通德學校的第一屆畢業學生,中學畢業後曾接受師範訓練課程,返回小學母校任教之前,曾在新界另一所鄉村學校任教。1979年,城門新村的村民邀請鄭偉興回校任教,1986年晉升校長,直至2008年退休,任教29年,當中有22年擔任校長職務。

  60年代初期,任教通德學校的老師,包括校長張史文,任教公民教育科﹔多才多藝的陳雲峰老師,任教體育,音樂,美術等,學校的校徽乃由陳老師設計,校歌據說也是由他填詞的﹔鄭群老師是創校委員會成員,後來還做第二任校長,他對學校的辦學宗旨及學校發展歷史最為掌握﹔此外,還有曾任觀塘區議員的陳鏡洲老師﹔以及後來任陳白沙中學校長的陳炳星老師等。

  通德學校的校訓是「忠愛勤儉」校訓四字橫列於圓形校徽的中央位置,校訓的上方,一列城牆的中間開有樓門,代表城門新村的「城門」,城門前面是一支火炬,「火炬」代表體育運動﹔這校訓、城門和火炬都包含在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之內,三角形的周圍呈放射性散發出完美的光輝,「光輝」則代表照耀,再形成層層的光環向外擴展。鄭校長補充解釋,通德很著重體育運動,除了讀書,學校也注重體育訓練,當年學校的體育運動也拿到很好的成績。此外,學校會向學生解釋校徽、校歌的意義,通德的校歌包含了深遠的意義,現時學生每個星期一的早會都會唱校歌,也會在畢業禮唱。在早會上,除了老師訓話,一些專題演講外,還有十分鍾的健身操,這些活動,都是承傳學校特色的一部分。

  校服方面,從前是藍色斜褲,白色恤衫,都是傳統的模樣。後來校方因應時代的改變,不想予人勞工子弟的感覺,因此把校服的式樣改得新款一點。

  學生之中,早期多為本村村民,以鄭姓居多,也有其他村落的學生。學生當年上學,主要步行回校,也有一部分踏單車上學。在學校發展高峰期,學校要求老師必須居住於村內,因為除了日常在校的教學工作外,夜間還需要回校替學生補習中、英、數,並要協助於放學後,在村內「巡巷」避免學生流連在外,以保校風純樸嚴謹。當時,學校在校風、學生成績表現及體育運動等方面,均有出色的表現,大部分升中學生均被派到區內有名的中學,甚至有學生跨區考獲傳統名校,如:庇利羅士女子中學、皇仁書院、華仁書院、拔萃男書院及喇沙書院等。因此當時通德學校屬區內名校,學生爭相入設,甚至要託人介紹始能獲得學位。

  學校第一屆畢業生的成績不錯,第二、三屆的成績更好。歷屆畢業生之中,出任律師、醫生、護士學院院長、教師及校長等職的,為數也不少。如新界區的小學校長有張恩光(元朗大棠聯光公立學校〉、鄭運宏(屯門興德小學)、鄭偉興(錦田通德學校)及蔡劍冬(屯門鄭任安夫人千禧學校)等,都是通德的校友。

  城門新村的村民從荃灣遷來時,政府沒有賠償農田,改以現金賠償給村民,有些村民搬來之後,自己出錢買田地繼續務農。也有一些居民來到這裡已經不再耕種,出去打工。早年,在錦田的城門新村,很多村民仍以耕種為生,學校外面有很多農田,村民有的養豬、有的養牛、也有種禾稻和種菜。整個錦田區,以前周圍都是農田,錦田到元朗兩邊的馬路,都種滿禾稻,那時一到夏天,田裡一片金黃,學生放學後要幫手下田。

  60年代學校的正規課程中,設有農村常識科,學生要學習種玉米、白菜、菜心等,老師帶著學生上實踐課,師生都要到田裡去。農常課的收成會讓學生觀賞,也會將收成送給學生、老師或教職員,品嘗自己努力的成果。此科目的不是純粹知識的傳授,而是從實踐中體會,校長形容讀這科並不辛苦,其實很開心,學生都很樂意,有時學校會安排分組比賽,看看誰的收成好,並以一些獎項鼓勵學生。大概到了80年代,已經沒有了這些科目。現在,學校也有一些簡單的耕種,讓學生感受一下種植的樂趣,從實踐中學會,這是一個課餘的教學活動。

  不論哪個年代,在通德讀書的學生,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都不太高,而且比較窮。但學校每個月仍然要收1-2元的雜費(堂費),不能負擔的,老師或校董會私底下幫助有需要的學生。